
一、药品基本信息云谷策略
通用名称:伊布替尼
商品名称:亿珂(Imbruvica)、Ibrutix
生产厂家:美国杨森制药(原研药),孟加拉碧康制药、伊思达制药(仿制药)
药物类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靶向抗肿瘤药
医保类别:中国国家医保乙类目录(2018年纳入)
【订阅香港当当药业搜狐号获取更多专业的用药知识以及仿药购药避雷指南】云谷策略
伊布替尼是全球首个获批的BTK抑制剂,通过阻断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抑制恶性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存活,同时调节肿瘤微环境。自201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以来,其适应症已扩展至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覆盖超过100个国家。
展开剩余79%二、适应症与用药人群
(一)成人适应症
套细胞淋巴瘤(MCL):单药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全身治疗的患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初治或复发患者; 伴17p缺失的高危患者。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单药治疗; 与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经至少一种全身治疗失败者。(二)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65岁):无需调整剂量,但需警惕贫血、肺炎、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更高发生率。 肾功能损害:轻中度损害无需调整剂量;严重损害或透析患者数据不足,需谨慎评估。 肝功能损害:轻度损害每日140mg;中度/重度损害或特定胆红素升高者禁用。 儿童:1岁及以上cGVHD患者按体表面积调整剂量(体表面积≥0.8m²:240mg/m²,最大420mg;体表面积<0.8m²按体重计算);其他适应症安全性未确立。 妊娠与哺乳期:孕妇禁用,哺乳期女性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暂停哺乳。三、用法与用量
(一)推荐剂量云谷策略
MCL:每日一次,560mg(4粒140mg胶囊),口服。 CLL/SLL、WM: 单药治疗: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 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WM:同单药剂量,同日给药时建议先服伊布替尼。 cGVHD: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二)用药方法
给药时间:每日固定时间,空腹或与食物同服,整粒吞服,不可打开、咀嚼或压碎。 漏服处理:若当日未按时服药,尽快补服;次日恢复原时间用药,勿加倍剂量。 饮食禁忌:避免与葡萄柚、西柚、塞维利亚橙同服,禁用咖啡、橙汁。(三)剂量调整
毒性反应: ≥3级非血液学毒性、≥3级伴感染/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4级血液学毒性时,暂停用药至毒性恢复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后以原剂量重新治疗; 毒性复发时,剂量减至280mg(2粒140mg胶囊); 两次减量后毒性仍存在,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与强效/中效CYP3A抑制剂联用时,需减量至140mg/日;停用抑制剂后恢复原剂量。四、不良反应与处理
(一)常见不良反应(≥30%)
血液学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 胃肠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腹痛。 全身症状:疲劳、发热、肌肉骨骼痛。 皮肤表现:瘀斑、皮疹。(二)严重不良反应
出血事件: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需监测出血体征,严重者停药)。 感染:肺炎、败血症(治疗前控制活动性感染,监测感染体征)。 心脏毒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猝死、高血压危象(治疗前评估心血管风险,定期监测心电图)。 继发性恶性肿瘤:皮肤癌、其他实体瘤(治疗前筛查皮肤癌,定期皮肤科检查)。 肝毒性:肝炎、肝衰竭(轻度肝损伤每日140mg,中重度禁用)。(三)特殊风险
肿瘤溶解综合征:高肿瘤负荷患者需充分水化、降尿酸预防。 手术风险:术前/术后需停药3-7天。 疫苗接种:治疗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五、注意事项与禁忌
(一)用药期间监测
实验室检查:每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 心血管监测:定期心电图、血压监测(控制血压<140/90mmHg)。 感染预防:机会性感染高风险患者需预防性治疗。(二)禁忌症
对伊布替尼或辅料过敏者。 需联用强效CYP3A抑制剂且无法调整用药方案者(短期抗感染治疗≤7天时需暂停伊布替尼)。(三)药物相互作用
CYP3A抑制剂:避免与克拉霉素、伏立康唑等联用,必要时减量。 抗凝/抗血小板药:增加出血风险,需评估获益与风险。 CYP3A诱导剂:避免与利福平、卡马西平等联用。六、患者教育要点
避孕要求:育龄期女性停药后1个月内、男性伴侣停药后3个月内需避孕。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外伤; 使用软毛牙刷、电动剃须刀;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紧急情况处理:出现持续发热、心悸、异常出血或严重头痛时,立即就医。七、总结
伊布替尼作为BTK抑制剂的代表药物,通过精准阻断B细胞信号通路云谷策略,为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治疗选择。其适应症覆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cGVHD,但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监测及禁忌症管理。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评估疗效与安全性,以实现生存期延长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发布于:河北省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